从政策对产品控制方向上去看,这本规范可以说是住宅产品力调整最大的一次。
新规以“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”为核心目标,通过层高提升、隔声性能强化、电梯配置标准化等14项技术指标的全面升级,重构了好房子的底层逻辑
首先,以后新规范下的住宅层高从过去的建议 2.8 米直接拉高到了 3 米,每套房子拔高了 20 厘米。
其次,以后四层以上的就必须安装电梯了。也就是说全国大概 60% 没有电梯的多层老房子瞬间会沦落为政策的弃子。
比如隔音标准从过去的不高于 75 分贝收紧到了 65 分贝,以后的房子板楼隔音必须要到位。
还有,卫生间的门宽必须要 75 公分起,而且里面必须要预装扶手。
入户门直接加宽到能进双开门冰箱。
.....
其他细节还有很多,不用一一列举。
这次的变化不是轻描淡写的,而是直接改写游戏规则。
相比于过去二三十年,我们对商品住宅的态度发生了逆转式的变化。
过去,鼓励商品住宅市场盖刚需的房子,对大户型和豪宅的数量和比例进行限制。
以后,鼓励商品住宅市场盖改善的房子,让开发商做出更多的好产品。
在新房市场,从限制改善走向了鼓励改善和豪宅。
改善市场,将会迎来史无前例的产品大爆发。
同时一个残酷的现实是:
新规要求层高3米、飘窗改造、全屋智能等,直接拉高建安成本约10%-15%。
只有头部房企能玩转“高品质高溢价”的游戏。中小房企若无法通过产品溢价消化成本,很可能被淘汰。
过去的“高周转、低品质”模式已被宣判死刑,未来的战场属于“绿色、智能、舒适”的新物种。
残酷的是,所有的新政策,不管住房二元结构改革,还是住宅革命,其结果,都注定是将以全面牺牲二手房为代价。
保障房+商品房的双轨制,这个大家都知道。
其实70/90政策已经执行了快20年了,这个结果就是,现在国内二手房存量的重灾区,就是在90平以下的面积段。
因为存量太大吗,大家都想卖,都想出手,只能拼谁更狠,降得价格更低,结果越卖价格越拉胯。
结果,这个二手房存量重灾区,现在则又直接和保障房产生了冲突。